2014年陕西省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情况新闻通稿
时间: 2014-11-27 来源: 省预防控制艾滋病领导小组办公室 省卫生计生委
我省自1992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2014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按照现住址统计)5885人,存活5011例,从高到低排序,我省疫情累计报告数列全国第20位,存活数排全国第20位。疫情涉及全省10个设区市,107个县(市、区),按国家新的艾滋病流行水平分类标准,总体上我省艾滋病仍属于艾滋病低流行(三类)地区。近年来,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比例呈较快上升趋势(经性接触感染5096人,占86.6%),感染人群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但是60岁以上老人和20岁以下青少年感染者人数增加(全省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20-49岁占87.8%;60岁以上艾滋病感染者由2012年的3.8%上升到今年的5.1%;20岁以下艾滋病感染者由2012年的3.8%上升到5.2%)。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省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机制,基本做到防治目标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职责任务到位,全省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有效遏制了艾滋病在我省的传播。
(一)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进一步完善
省政府于2004年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的省预防控制艾滋病领导小组,省直31个成员单位参加;2014年3月,将疫情较重的西安、咸阳、宝鸡等3个市政府分管领导纳入省预防控制艾滋病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下发了《陕西省艾滋病防治条例》、《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陕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项防治策略,结合部门职责,全面落实防治政策措施。
(二)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
近年来,我省积极利用《百姓健康》系列栏目、12320卫生热线电话进行了专题宣传。各地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和设立咨询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积极推进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进社区、学校、工地、娱乐场所等。一是启动艾滋病专题宣传月活动。今年11月17日至12月16日,围绕“世界艾滋病日”相关主题,率先在全国启动并开展为期一月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重点开展“八个一”活动,即深入学习一次中央领导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指示;专题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分析辖区防控形势;集中向各级领导干部宣讲一次艾滋病防治工作;集中时段在媒体开展一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宣传;持续掀起一次高校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热潮;有序推动一批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进行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持久宣传;对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慰问活动。二是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进校园活动。今年4月,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省教育厅在全省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中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专题活动,目前疾控中心已联合全省91所高校开展了专题讲座、知识有奖问答、寓教于乐的“如何传播”游戏等艾滋病宣传活动。三是加大重点人群宣传力度。针对我省青年学生感染者人数上升速度显著,平均每20个艾滋病患者中有1名是青年学生的实际,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戴征社同志以“心系红丝带,青春须设防”为题,致全省青少年朋友们一封公开信,要求青少年朋友们了解艾滋病知识,掌握防治技能,预防艾滋病,保护自己,以健康的体魄、高尚的情操和青春的热情成就自己、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省教育厅编印了40多万册《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手册》下发各市。针对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为了能使老年人发挥抗击艾滋病的作用,借助省营养健康保健协会的平台,在咸阳市老干局的支持下,对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专题讲座,开发他们在艾防宣传工作中的作用。四是组织艾滋病防治政策专题宣讲活动。今年11月3日、21日,省预防控制艾滋病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省委党校,分别在咸阳和安康市委党校处级、科级主体班次上组织了艾滋病防治政策专题宣讲活动,直接受众300余人,进一步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水平。
(三)扩大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监测检测,不断完善疫情监测、检测网络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狠抓各设区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建设,截止11月底,全省各设区市实现了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全覆盖的目标。目前,全省共建有艾滋病检测实验室356个,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1个,确证实验室11个,筛查实验室344个,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330个。全省所有县区均建有1所以上的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和咨询点,所有县级均具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能力。今年对全省初筛实验室检测质量考核工作正在进行。我省咨询检测网络逐渐健全,各市检测能力逐步提高,疫情监测体系日臻完善。2014年1~10月,全省共检测220余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22.2%。
2014年,省疾控中心针对我省艾滋病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本着“攻坚克难,控制艾滋”的宗旨,开展了“陕西省男男性行为人群随访研究专题流调”、“陕西省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扩大检测扩大治疗和新发感染评估”、“陕西省异性传播调查”,为下一步我省制订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四)采取分类干预,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减少了艾滋病的新发感染
卫生、公安和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密切协作,积极开展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今年,我们依托陕西省MMT关怀项目,加强美沙酮门诊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对病人进行综合干预的能力,从而改进对门诊病人的治疗与管理,提高门诊病人的治疗保持率,降低治疗期间毒品使用率。截至2014年11月底,在全省10个设区市开设了36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为23738名吸毒人员提供维持治疗,其中,有16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万多名丙肝患者及800余名梅毒患者接受了维持治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对控制我省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1至10月份,全省干预暗娼56726人次,检测15641人;干预男男性行为人群54905人次,检测8312人;干预性病病人13156人次,检测11723人。
(五)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降低了艾滋病病死率
借助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为满足患者医疗需求,西安、宝鸡、咸阳市探索感染者和病人“筛查检测—咨询服务—确认治疗—康复管理”的“一站式服务”工作,以及艾滋病治疗的结算方式改革工作已经启动。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落实医疗机构首诊(问)负责制,对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省累计治疗3320人,目前2832人正在接受治疗(包括21名儿童),其中932人为今年新入组治疗人员,新入组治疗人员比去年同期增长17.4%,新近治疗病人的病死率显著下降。
(六)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
我省自2004年9月启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从原来的5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逐级扩展到38个新、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并覆盖到全省非示范区。今年1-10月,我省402974名孕产妇中, 401206人接受了HIV检测和378583人接受了咨询,检测率为97.45%、咨询率91.95%。全省共计发现HIV阳性育龄妇女26例,其中孕产妇23例,终止妊娠3例,继续妊娠23例。继续妊娠的产妇已分娩22人,22名新生儿中全部应用了抗病毒药物。
(七)加强血液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血液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无偿献血工作稳步推进,全省临床用血全部来源于无偿献血。今年1至10月,全省共有363403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量达627350.38个单位,固定献血者比例达到了52%。血液核酸检测工作得到推进,1至10月全省共开展核酸检测209283人份。
(八)加大经费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各地积极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患者参加生产自救活动。2014年中省投入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4939万元,较去年增加了1373万元。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今年全省有11个民间组织参加到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中。
由于近年来新发艾滋病经性传播为主和其传播的隐蔽性等特点,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全社会应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防治艾滋,人人有责。下一步,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继续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会社会共同参与”,贯彻落实《“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的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测、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等“五扩大、六加强”政策措施,积极动员民间组织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提高全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针对我省艾滋病防治问题“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
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我省将积极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结合我省开展的艾滋病宣传月活动,在全省各地开展系列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特别是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积极消除社会歧视,宣传防治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促进我省的艾滋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