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最不红天后”,消失30年后“红裙银发”惊艳全网:60岁的她,才是真女神!
本期主播丨杨枪枪
你看过叶倩文、李玟和周笔畅《我要你的爱》的舞台吗?
当叶倩文从黑暗中迎着光走来,喊出那句“大家来吧,ready go”时,热情似火的表演,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乱感,完全忘了她已然花甲之年。
很多网友说“她这样子就像是化了老年妆,身体里面其实住着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
一转身,一摆胯,一下腰、一甩头,动作行云流水,活力四射。尤其是脸上的表情,从容洒脱却又明媚生动。
除了一头银发,眼角些许鱼尾纹,她浑身上下,从内到外无不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的青春气息。
有人说,叶倩文的年轻,在魂不在皮。
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60岁的“侠女”
当《潇洒走一回》的音乐响起,所有人的回忆里都会浮现一个侠女的身影。
而这个侠女,就是叶倩文。
荡气回肠的声音,挺拔的身形,举手投足都让人忘了她的年纪;在《声生不息》后台,她和20多岁的年轻男孩比赛一边做卷腹,一边唱歌,惊得旁观者张大了嘴巴。
节目播出后,“叶倩文状态”“叶倩文太稳了”词条接连登上热搜,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对年轻的另一种诠释。
她如此充沛的能量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对身体的保养。
叶倩文酷爱运动,在采访中她曾透露自己非常喜欢打羽毛球,甚至把自己打成了全球华人羽毛球锦标赛的常客,还曾多次搭档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傅海峰、吴俊明等打表演赛。
跳舞,是叶倩文的另外一大爱好。
她曾分享过自己跳拉丁舞的视频,视频里,她和教练随着热情欢快的音乐快速舞动,每一次扭胯或旋转都行云流水、充满力量。
而那时,她已经50多岁了。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叶倩文也常常运动装扮,只要可以走路,就绝不坐车。
运动,是她存储精力,保持年轻态的武器。
很多艺人会选择医美来延迟自己的衰老,而叶倩文并不认可这样的“保养”方式,一头银发,几条皱纹,都为她增添了韵味。
她曾分享60岁的感悟:
“我将享受优雅地变老,有意识地努力在每天做到自己的最好,也成为最好的自己,珍惜和照顾匆匆而过的每日,好似它们是稀有又美丽的珠宝;而其实,生命和地球也的确如此。”
身体的保养,让叶倩文成为舞台上的常青树;而心态的保养,才是她年过花甲,依然怡然自得,容光焕发的秘诀。
最不红的天后,优雅老去
和大部分在名利场中摸爬滚打的天后不一样,叶倩文的天后,是带着玩票性质的。
十九岁时在台北街头买炸鸡,被星探发掘,进而拍了第一部电影,又因为电影主题曲没人唱,误打误撞开始了唱歌生涯。
香港乐坛教父黄霑,称叶倩文是天赐的唱匠。
然而,在音乐上,叶倩文并没有利用天份,去走一条顺遂的大路。
当时香港乐坛流行的,是偏女性气质的唱腔,而叶倩文的铁肺唱腔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她却顶住压力,坚持自己,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除了铁肺风格独树一帜,性格上也是“直女”到不行。
有次她和王菲一起参加节目,两人比拼,这边王菲气定神闲,那边叶倩文拼命仰卧起坐,全然不顾表情管理,让观众捧腹;
叶倩文很直,直到对自己也毫不留情。
她评价自己:“我是最不红的天后”。
媒体采访时,问她和梅艳芳的问题。
在外界看来,两人出道时间接近,年纪也接近,但是叶倩文却被称作梅艳芳接班人,如果没有梅艳芳的“横空出世”,叶倩文或许早已稳坐八十年代香港女歌手的“一姐”宝座。
这样犀利的问题,任一个明星都会面露窘态,或者否认,或是遮遮掩掩,这正是媒体想要制造的热点。
但是叶倩文面对记者的攻势,直接坦坦荡荡认同了这个说法。
她没有为得到欢呼忘形过,自然也不会为失去纠结或是遮掩。
在硝烟弥漫的名利场中,她总是以一种洒脱的状态,游戏音乐,游戏人生。
舞台上的叶倩文收放自如,生活里的叶倩文行事果断,从不内耗。
林子祥曾爆料说,她在生活中无论大小事都有自己的标准。比如两个人生活作息不太一样,就在沟通后果断分房睡,不会纠结会不会影响感情。
林子祥生活中比较邋遢,而她特别爱干净,且是细节控。她选择做好自己的,由他去,因为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叶倩文面对生活,面对关系的松弛感,让她的心态更舒展,自然也更加年轻。
反之,一个人若内耗过多,眼角眉梢一定会浸染风霜。
有个朋友一脸苦相,自认为还挺豁达的,生活也算积极健康,不知道为什么如此?
仔细了解就知道了,她所谓的豁达,不过是为自己营造的假象。
多年来,她一直健身、研究美食、旅游,看起来生活丰富多彩。但是这种积极生活,其实是她逼迫自己的结果。
她不接受放松、“躺平”的自己,所以总是在胡思乱想:健身但是并不享受;一边旅游,一边暗自伤悲无人陪伴就像在流浪;一边研究美食,一边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
结果,心里反复拉扯,越“自律”越痛苦,自然也显出疲态。
如塞缪尔所言:“一旦心海枯竭,锐气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便年方二十,实则垂垂老矣。”
朋友花了差不多十年才意识到:好的状态,并不在于按照别人的眼光做一些“对”的事情,而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好好爱自己。
如卓别林所言:“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意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在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顺应自己的性格,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足够的滋养。
充沛的情绪能量,才是对抗“暮气沉沉”最好的解药。
挣脱年龄束缚,保持高能量
当然,作为普罗大众,和叶倩文还是有天然的壁垒。
如果天生底子没那么好,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要保持她的状态并不容易。
然而,何必人人活成叶倩文?活成自己才是最酷的事。
我们每个人身边,一定也有着“逆生长”的人。
他们热爱生活,有着强大的活力,对一切都有着充足的好奇心,有着和自身年龄不符的“青春感”。
所以,我们怎样才能维持这种年轻状态呢?2个小贴士,请收藏使用。
一、尽可能多创造心流体验
所谓心流体验,就是沉醉其中而浑然不知时间流逝的状态。
心流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内啡肽大量分泌,内心充盈着幸福感和满足感;能量消耗极少,甚至可以倒补充能量。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比如谈恋爱的时候,做手工的时候,运动的时候。当你暂得于己,曾不知老之将至,内心充盈着快乐和希望。
发现这样的时刻,然后创造条件让它尽可能多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抽烟、赌博、刷短视频不算。虽然也很快乐,但是都很短暂。它与心流体验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成就感。
因此,创造心流体验的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坚定地追逐之。
可以是发展兴趣爱好,也可以是简简单单地不给自己设置太多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简单地活在当下。
总之,心流,在于去发现,而不是创造。
二、拒绝拧巴,减少内耗
思虑过多,对自己要求过多过狠,会导致思维精力和意志精力大量消耗,也是现代人焦虑抑郁的重要原因。而口口声声喊着躺平或摆烂的人,也不过是因为心太累而无以为继罢了。
可是,再细细琢磨下,这些想法或要求真的都是必要的吗?有多少压力,是自个儿强加给自个的呢?
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碎片信息如浪如潮,你我不由自主被裹挟着到处漂流。
自以为获得了快乐,实际上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正被一点点蚕食,精力也被慢慢掏空。所以,我们才会感觉明明什么也没做,却累到不行。
而终结内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深入生活,去体验,去创造,想到什么就去做。在创造中逐步激活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迷失在碎片信息里。
香奈儿女士说,年龄没那么重要,你可以在二十岁时拥有美丽,四十岁时拥有迷人的美丽,并且在剩余的日子里具有令人无法抗拒的风韵。
如何做到?让自己的灵魂一直保持年轻态。
你觉得呢?
策划 | Kiwi编辑 | 六记
发布于:北京